产品在中国历史上,宋徽宗赵佶是位有名的才子皇帝。不仅精通琴棋书画,而且喜欢茶。其品茶水平,即使以今天的标准衡量,也够得上“大师”级了。皇帝嗜茶,极大地影响了社会风尚,为满足需求,贡茶品目数量愈多,制作愈精。据《宣和北苑贡茶录》载:“北苑贡茶花样繁多,大观初(1107-1110年)白茶为细芽的御苑玉芽、万寿龙芽、无比寿芽等贡茶上品”。那么宋徽宗与政和茶有什么关系呢?政和县原名关隶县,1115年,徽宗品赏了关隶县上贡的白茶,龙颜大悦,因而将其年号政和赐给关隶为县名,从此关隶便改称政和。在中国,因茶叶而受赐得县名的,也只有政和了。徽宗喜茶是千真万确的事实。而且,他喜欢的就是“北苑茶”,《大观茶论》中所论的就是北苑茶的有关情况。政和茶区归属北苑。因为宋徽宗的偏爱,北苑茶更是身价百倍,有“黄金易得北苑佳茶难得”之说。元代以后,贡茶生产中心转移到武夷山,北苑茶开始衰落。由于武夷山仍属建宁府,所产茶依然称建茶。与此同时,政和也照样种植和生产茶叶,依然以建茶之名享誉。明朝后,闽北地区不再生产精细的蒸青紧压茶,而以散茶为主。清后半叶,政和功夫红茶创制,政和茶叶发展出现了新的局面。政和茶叶的发展,不仅有自身的地理气候优势,也是闽北传统茶文化的传承,同时也是与先进制作工艺相互融汇的过程。茶之名枞锦屏与遂应仙岩茶:锦屏村,明清时名“遂应场村”,离城关40公里。锦屏产小叶茶,茶青品质居全县同类茶之冠。锦屏青叶可以这样做比喻,有着村姑的自然品质,又有着公主的身价,在任何时候都居高不下。锦屏茶园山场海拔为700-800米左右,宜茶树生长。地理偏僻,气候清寒,水色碧蓝,可见到水底的白石。整个锦屏村崇山环抱、峻岭连绵。锦屏人出门面对的就是南屏山,原始森林分布如孔雀开屏。悬崖峭壁泛着暗红,古木滴翠,杂花生树,到处透着灵秀之气。锦屏的环境给茶叶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,这个地方另一个得天独厚的条件是矿藏的分布,一些微妙的矿物质元素给了茶叶生长以良好的影响,形成了锦屏青叶独特的品质。锦屏古银洞遗址天梯对联上写着:“八万打银工兴乡,三千买卖客致富”。宋明时期,随着银矿的开采,到这里来的客商们发现南屏山岩崖之间原来生长着那么多,那么好的茶。向西的政和水滋养了名枞,冲泡茶时又给了茶第二次生命。古代政和盛产白银。宋元明时期,朝廷曾先后在政和设立7个银场。据说银矿是林公发现的。林公,我们只知道他是个货郎担,挑着货担路过隘口,突然眼前祥光一闪。民间都说金光闪处必有宝藏,林公把扁担投入水潭,求土地公显灵,如果扁担倒流,就应验此地有宝藏。扁担果然倒流,林公决意开采宝藏。这是锦屏发现并开采矿藏的故事,遂应的意思是天遂人愿。明正统七年,闽浙一带爆发了银矿工人起义—著名的叶宗留起义。叶宗留等人的起事地点就在锦屏一带。南屏山后有金、银、铜、铁、锡13坑,108洞。银矿开采后,四面八方的客商来贩银,在崇山峻岭之间形成一个繁荣的小市场,这里人根据林公求取应验一事名改地名为“遂应场”。之前此地为吴家山,居住着吴姓人家。隘口一带另有董家巷,居住着董姓人家。不知何时此地成了叶姓聚居地,叶姓世代靠茶叶为生。传说,一个外乡人看到山崖间的奇枞,认出佳品,因而入村问人家讨茶喝,但村民所捧出的竟是白开水。这个客人起初怪主人家刻薄,后来才知道当地人不识奇枞。客人带主人至村后高山脚下,教他辨识,并传授采摘和加工技术。茶做出来,主人家泡而饮之感到芬芳扑鼻,入口回甘,饮后神清气爽,于是互相转告,广为栽培。这外乡人竟不辞而别,一曲杳然。所以,当地疑是仙人指茶,故称高山为仙岩山,茶为仙岩茶。银屏仙岩茶曾声名远播,销往港、澳及英、德。锦屏茶大约起于明万历年间,始盛于清同治年间,即江西客商赵某用锦屏小茶制作出“仙岩功夫”。锦屏茶盛于清光绪年间,即本村人叶之翔用大叶种茶(政和大白)制作出“政和功夫”。遂应场村时有茶行20余家,加上寿宁、庆元等地送来的粗制茶叶,每年制功夫红茶达万余箱,出口茶叶1600-1800箱,每箱为50斤。目前有史料记载的是12家,除万春生的茶由德国禅成洋行外销外,其他茶行的茶都由英国裕昌洋行出售,出口茶箱上标“福建政和功夫-遂应场仙岩茶”字样。这个招牌当时在福州、港、澳一带享有盛名,茶商看到标有这种招牌的茶箱运到,不多问,全部收下便是。锦屏茶出口,货到后洋行付银票给茶行,保证兑现。清末和民国初年,遂应场的仙岩茶主要用于制作政和功夫红茶,解放后改制绿茶。仙岩茶成品色、香、味三者俱佳。制成政和功夫红茶则乌黑润泽,口味醇厚,香气浓郁,鲜甜清爽;制成绿茶色泽鲜明,泡在杯中如绿水青山倒映,清澈无比,入口生甜,舌尖生津,清逸无比。抗日战争爆发后,外销中断,茶园荒芜,遂应名茶沉落。解放后锦屏每年也只产茶两百多担。那些盛极一时的茶丛在山野中荒为野茶,人们也不加管理,随意采摘。南屏山多岩石,比如古银洞一带名叫